因地制宜、結合自身的實際發(fā)展食用菌產業(yè)是我們食用菌從業(yè)者的基本要求和根本原則?;蛟S我們有過這樣的體驗:我們真誠地從實際出發(fā),但作出的決策卻事與愿違?;蛟S我們也見過這樣的情景:兩個人從同一實際出發(fā),但制定的方案卻截然相悖。帶著從實際出發(fā)的善良愿望,為什么卻不是總能收到“從實際出發(fā)”的理想效果呢?這是因為,從實際出發(fā)不是簡單地“轉一圈”、“泡兩天”就能奏效的,而是一個蘊含復雜機制的認識過程。這個過程表現(xiàn)為兩個相互銜接的不同階段,從而,作為出發(fā)點的“實際”也有兩個層面的規(guī)定。
一、從實際出發(fā)首先要認識“實際”,從實際出發(fā)的過程,以人認識和把握客觀實際為初始階段
在我們食用菌這個領域中,存在著教條主義的思想和經驗主義的思想,教條主義從食用菌書本出發(fā),經驗主義從臆想和經驗出發(fā)。它們表現(xiàn)形態(tài)各異,但都以主觀脫離客觀、理論脫離實際為特征。要成功地進行食用菌創(chuàng)業(yè),就不能不破除這兩條主觀主義的思想,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即“從客觀的真實的情況出發(fā)”,“從客觀存在著的實際事物出發(fā),從其中引出規(guī)律,作為我們創(chuàng)業(yè)的向導”。因此,“實際”的第一個層面的規(guī)定,也是具有根本意義的規(guī)定,就是指“客觀真實情況”,就是指“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對此,我們不妨稱為“客觀實際”。
可是,從業(yè)者往往以為,從實際出發(fā),就是直接依照客觀實際本身制定食用菌生產計劃、方案。推究起來,其實不然。從客觀實際不能直接導出食用菌生產計劃方案。食用菌生產計劃方案來源于主體對客觀實際的認識和把握,主體先要解決客觀實際“是什么”的問題,然后才能“拿了這種對于客觀規(guī)律性的認識去能動地改造世界”,規(guī)劃實踐“如何做”的問題。不言而喻,從實際出發(fā)的完整過程,首先以主體認識和把握客觀實際為其初始階段。
二、從業(yè)者認識和把握“實際”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由主體決定的,因此,都具有主體化效應
主體深入客觀實際、著手認識和把握客觀實際時,必然經過或面臨三個環(huán)節(jié)或問題,即:接觸什么樣的實際(確立種菇品種);怎樣把握實際(選擇種菇方法);把握到了什么樣的實際(獲得種菇結果)。深入實際前,主體有著自身的知識結構、價值觀念和價值評價標準,有著自身獨特的心理傾向,同時,由于主體是生活在一定行業(yè)氛圍中的主體,因此必然還會受到行業(yè)法規(guī)、消費群體、行業(yè)風氣等客觀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主體的“認識圖式”。
客觀實際通常是多樣性的統(tǒng)一,具有多方面的屬性和特征。它們不可能都成為主體接觸認識的對象。只有合乎主體認識圖式框架的那些方面才會被選擇為對象。不在框架范圍內的方面,主體很可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無動于衷。其中,主體認識圖式的任一組成因素都可以突出起來調整圖式的整體功能而決定對對象的選擇。例如,一同考察某地區(qū)的食用菌發(fā)展前景,研究工廠化的食用菌專家注意的可能是如何辦一個標準化的工廠,深加工方面專家關注的可能是如何辦一個食用菌加工廠,香菇領域專家則更專注于香菇生產。可見,作為對象(出發(fā)點)的“實際”,既不是客觀實際的全部,而是它的片面;也不是原來的客觀實際,而是主體認識圖式組織、建構了的實際。“從實際出發(fā)”伊始,主體就自然而然地按照自己的方式“改造制作”客觀實際,使之打上主體因素( 知識水平、興趣、動機等)的印記而獲得“主體化的”形態(tài)。
對象(出發(fā)點)確定之后,如何把握這個“實際”呢?研究表明,有什么樣的主體認識圖式,就有什么樣的主體認識方法,圖式決定方法的選擇,圖式本身也具有方法論的功能。一個意在否定某項措施的人可能不惜采取夸大問題和困難的辦法;好大喜功的菌政領導一般避用召開“刺頭”菇農的座談會的方法。主體能否盡量全面、恰當?shù)卮_定對象( 出發(fā)點),能否采取比較合理、相對正確的方法認識和把握對象,取決于主體認識圖式中各因素的構成是否處于最佳平衡狀態(tài)(比如理智因素抑制了情感成分,道德因素克服了自私的欲念等),從而,圖式才能發(fā)揮出積極的整體功能。“平衡”當然不是指各因素的比例必須“半斤八兩”,而是指它們相互協(xié)調到足以充分發(fā)揮圖式積極功能的程度。
主體接觸“實際”的最后結果,是獲得了對“實際”的認識和把握。但主體認識和把握的實際,絕不等同于客觀實際,而是后者在腦中的“反映”,屬于觀念形態(tài)的東西。這種“反映”不是原封不動的位移或機械的復制,而是主體通過圖式的 “改造制作功夫”,經由感性具體——思維抽象——思維具體的階段,而達到的對客觀實際的理解,滲透著主體自身因素。因此,主體認識圖式不同, 在同一客觀實際中看到的實際亦不同,此即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譬如,同去某個食用菌產區(qū),普通參觀者看到的是熱火朝天的生產場面,專家學者看到的是否規(guī)范、標準。好大喜功的菌政官員滿眼都是振奮人心的“大好形勢”,而吹毛求疵的“九斤老太”睜眼就是問題和困境。這種認識現(xiàn)象,酷似魯迅指出的眼光不同的人讀同一部《紅樓夢》,經學家看到了《易》,道學家看到了淫,才子看見了纏綿,流言家看見了宮闈秘事。然而,盡管主體看到的實際滲透主體因素,但主體自身卻信以為是客觀實際的本來面目而照此辦事。
三、客觀實際的“主體化”并不意味著客觀實際必然都要被“主觀化”,即被主體主觀隨意性地歪曲或“幻化”
隨著腦中的“主體化的實際”的形成,主體旋即開始了構成“從實際出發(fā)”的總過程的第二階段,即從主體所認識和把握的實際出發(fā),制定實踐活動的目標及實踐過程的計劃方案。由此,主體活動從認識階段轉入了實踐階段,由解釋世界進行到了改造世界。
我們所說的“實際”的第二個層面的規(guī)定,就是指“主體化的實際”。與“從實際出發(fā)”的兩階段相對應,“主體化的實際”先后采取了兩種形態(tài)。首先是實物形態(tài):主體按照自己的圖式選擇和確定客觀實際的某些方面作為認識的對象。其次是觀念形態(tài):主體按照自身的圖式理解和把握客觀實際,形成思想或理論的認識,以提供實踐階段的出發(fā)點。所以說,從實際出發(fā),無論從哪個階段看,其實都是從“主體化的實際”出發(fā)。
客觀實際的“主體化”并不意味著客觀實際必然都要被“主觀化”。客觀實際“主體化”的過程也就是主體“對象化”的過程,即主體通過實踐——認識活動把自身本質力量外化給客觀實際的過程。主體本質力量增強到多大程度,客觀實際也就在多大程度上成為主體的對象,并在多大程度上被認識和改造,換言之,就在多大程度上被“主體化”。因此,主體認識圖式愈是最大限度地凝聚和體現(xiàn)主體本質力量,主體就愈是能最切近地認識和把握客觀實際,從而達到科學的“真”。認識和把握客觀實際只能靠主體本質力量、主體能動性的增強和發(fā)揮來實現(xiàn)。然而,主體的本質力量在一定時期總是有限的,主體認識圖式的實踐——認識功能總是不完善的,因此“主體化的實際”難免有偏離甚至完全偏離客觀實際的可能性。這樣我們就面臨一個實實在在的矛盾:一方面,食用菌產業(yè)發(fā)展要求嚴格地從客觀實際出發(fā);另一方面,我們注定要從“主體化的實際”出發(fā)。這個矛盾也許是我們面臨的最深刻、最持久的矛盾之一。矛盾雙方之間的距離可以逐步縮短,但永遠不可能根本消除。難怪人總難免犯錯誤!至此,本文開頭提出的帶著從實際出發(fā)的善良愿望,為什么并不總能收到從實際出發(fā)的理想效果的問題,總算有了部分答案。說是“部分”,是因為除主體方面的原因外,還有客觀實際本身發(fā)展程度的限制,實踐——認識工具完善程度的限制等客觀原因。
四、“從客觀實際出發(fā)”和“從主體化的實際出發(fā)”之間的距離,主要靠提高主體素質來縮短;從實際出發(fā)的關鍵在于提高主體的素質
對“從實際出發(fā)”的認識論分析說明了什么?說明主體自身的建設何其重要!“從客觀實際出發(fā)”和“從主體化的實際出發(fā)”之間的距離主要靠提高主體素質來縮短。
首先,態(tài)度要真誠。從實際出發(fā)不是供人空喊的口號,裝點門面的涂料,而是實實在在的實踐——認識過程。如果到實際中轉一圈、開點座談會,只是故作姿態(tài),做做樣子,拍起板來仍然從書本和原則出發(fā),或者從臆想和經驗出發(fā),那是典型的“有嘩眾取寵之心,無實事求是之意”。以這種態(tài)度是不可能做到實事求是的。
第二,作風要深入。從實際出發(fā),光有真誠的態(tài)度和愿望不行,實際是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而要把握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就要深入事物內部去“求”、去“研究”。蜻蜓點水式的浮光掠影,結伴旅游式地走馬看花,就難免只見現(xiàn)象,不見本質;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這樣把握到的實際,其實不是實際;以這種實際為出發(fā)點制定計劃方案,不出亂子才怪哩!
第三,觀念要正確。觀念不正確,即使真誠地深入實際,也很難真切地把握實際。觀念不同,對于實際的結論自然也就不同。正如帶著有色眼睛看食用菌的專家學者,過分強調專家學者的作用和過于貶低專家學者的作用,都不能恰當?shù)卦u價專家學者的實際情況。
第四,知識結構要合理。從業(yè)者的知識結構直接制約著人對食用菌方面實際的認識和把握。知識結構不同,著眼點就不同,看到的實際也不同?,F(xiàn)實生活中許多失誤重大的決策,并非都由于決策者的偏見,更非出于故意,而是由于決策者或者對此全然無知,或者囿于自己的狹隘知識結構。正如一位從不懂食用菌的某市市長確大談:香菇如何如何好種,如何如何好賣,如何如何賺錢。導致這個市種香菇的菇農怨聲載道。
第五,意向要健康。從業(yè)者深入實際時,總伴有一定的意向性心理,如動機、目的、欲望、興趣、愛好、情緒等。意向不同,看到的實際也會大不一樣。例如,若要論證食用菌工廠化的失當,實際中的問題和困難無疑會被突出和強調;如果旨在研究產業(yè)升級的方式,實際中的模式會得到更多的注意。一些不正當?shù)膭訖C、欲望、私念,可能驅使當事人故意無視實際,甚至不惜歪曲實際。如夸大本地實際以申報“食用菌工業(yè)園”;制定不切實際的冒進指標來套取國家資金等,就屬于這一類。
以上五點很難說哪一種對于從實際出發(fā)更為關鍵。比如說,在偏見和無知之間,一般更斥責偏見而原諒無知,故有“偏見比無知更糟”之說。這在某些場合也許然也,但對于食用菌產業(yè)發(fā)展上的重大決策,無知造成的危害往往要比偏見的危害更為嚴重。總之,加強從業(yè)者的自身建設,至關重要。如果從業(yè)者都能自覺地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自身素質,就一定能夠更好地堅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fā)。參考文獻略【作者myb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易菇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