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采下成熟的蘑菇
在百姓的餐桌上,大家稱“杏鮑菇”為菇中“鮑魚”;在天津張家窩鎮(zhèn),大家稱“杏鮑菇”為“致富蘑菇”。小小的蘑菇到底蘊含了怎樣的能量,讓這里越來越多的農(nóng)民走進“田間工廠”,當起了“職業(yè)農(nóng)民”?9月4日一早,記者來到北方最大的食用菌種植基地——西青區(qū)張家窩鎮(zhèn)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園區(qū)的閩中食用菌種植基地,與工人們一起做菌包、采蘑菇……
“種蘑菇用上了大機器”
剛剛走進閩中食用菌種植基地,記者便被第一排廠房中的機器轟鳴聲所吸引。“我剛來的時候也不適應,就覺得種蘑菇肯定是在一個小黑屋里,哪能想到現(xiàn)在種蘑菇都用上了大機器。”傳送帶下方,正在進行菌包制作的唐電榮扯著嗓子說。只見她熟練地從傳輸機上拿下已經(jīng)裝好原料的菌包,在封口處迅速地扣上“塑料環(huán)”,然后放置在菌包框中。5秒鐘!一個菌包制作完成,還未“發(fā)芽”的杏鮑菇即將開始神奇的生長之旅。
“一會這些菌包要被送到滅菌柜里,得‘蒸’上25個小時,才能出爐并被運到接種室。”唐大姐向記者介紹著,手里的活卻一刻都沒停。“您一天得做多少個菌包?總保持著這個‘封口’的動作累不累?”“每天怎么也得裝上幾千個吧?這活累啥啊?比起在家種地可輕松多了,至少風吹不著,雨淋不著的。再說大部分活都由機器干了,我們就是封個口而已,大家說是吧?”唐大姐的爽快感染著身邊正在埋頭苦干的姐妹們,嘈雜的廠房中不時傳出爽朗的笑聲。
“采蘑菇可是技術活”
接種后的菌包要在“培養(yǎng)房”中培養(yǎng)一個月,待長出菌絲后,就被移至“育菇房”。“我們每天都像伺候孩子一樣伺候著它們,誰讓人家嬌貴呢?”在育菇房里,記者碰到了正在采蘑菇的李東杰。站在擁有著18層育菇架,并長滿了杏鮑菇的3號育菇房里,這位28歲姑娘的采摘動作顯得十分輕盈。
李東杰說:“小時候經(jīng)常唱那首《采蘑菇的小姑娘》,沒想到長大后竟然真的成了采蘑菇的了。雖然從出菌絲到長成一共才10多天的時間,但是這期間我們得完成取蓋、揉袋、取環(huán)、疏菇等過程,還要時刻調(diào)節(jié)溫度和濕度。最后才是采蘑菇。你可別小看采蘑菇,這可是個技術活。勁使大了,架上的菌包都會跟著掉下來,勁要是小了,那你肯定摘得不充分,菌包里還留著蘑菇的后半部分,要總是這樣,損失多大???這種蘑菇可不便宜呢。”李東杰笑著說。
“收入是過去的3倍”
廠區(qū)里的最后一排廠房是整個種植基地的“包裝中心”,采摘下來的蘑菇會被運送到這里,經(jīng)過削剪和分揀后,裝袋出廠。在這里,記者決定現(xiàn)場“拜師學藝”,跟隨工人們一起裝蘑菇。在“師傅”劉培芳的指導下,記者先把一個個蘑菇按照一定順序放在指定包裝中,然后過秤,達到標準后用抽氣機抽空袋子里的空氣,并封口固定。忙活了十分鐘,記者只裝了兩袋。而身旁的劉培芳已經(jīng)裝了12袋。“沒事沒事,你比我剛學習裝袋的時候快多了。”劉培芳安慰記者。
中午11點半,忙碌了一個上午的工人們開始了午休。在員工食堂,記者跟劉培芳聊了起來,得知她的家就在工廠附近,以前家里的收入全部來自于種地。“在地里忙活了大半輩子,真的不想再過這種靠天吃飯的日子。”劉培芳告訴記者,現(xiàn)在她和丈夫都在打工,每個月的收入加起來有4000多元,加上地里的收成,每年全家收入近7萬元。“沒想到這蘑菇不大,倒是帶著我們走上了致富路,現(xiàn)在的收入是過去單純種地收入的3倍。日子越來越好了,最大的心愿就是明年女兒可以考個好大學,將來有份穩(wěn)定的工作。”劉培芳說。
■ 記者手記
走進閩中食用菌種植基地,機器流水線上的菌包制作工人每天裝包上千個;采菇工人每天疏菇、采菇上萬個;而裝袋工人每天的裝袋量達到了1噸。日子就在這種簡單的周而復始中度過。但是在這里,記者卻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們的幸福。“每個月的工資有2000多塊呢。”“現(xiàn)在每個月有了固定的收入,我得給女兒多攢點嫁妝。”在5個小時的體驗過程中,面對記者,所有被訪者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家里蓋了新房子,村里的路越修越好,現(xiàn)在我也從一個只會種地的農(nóng)民變成了有固定收入的人,這日子越來越好,怎么可能不幸福?”在種植基地負責搬運蘑菇的村民左文化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曾經(jīng)為了追求幸福生活,大批農(nóng)民離開自己的土地,來到城里打工。如今在火熱的新農(nóng)村建設中,越來越多的農(nóng)民在家門口當起了產(chǎn)業(yè)工人或是職業(yè)農(nóng)民。雖然他們很辛苦,有著這樣那樣的煩惱,但記者還是體會到,此時的他們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