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河南省淅川縣西簧鄉(xiāng)梅池村,只見家家戶戶房前屋后分布著香菇大棚。鱗次櫛比的香菇大棚綿延數里,蔚為壯觀。
梅池村位于西簧鄉(xiāng)政府西北12公里處,轄10個村民小組,全村303戶1232人,貧困戶97戶330人,是一個建檔立卡貧困村。梅池村四面環(huán)山,氣候適宜,種植香菇已有多年的歷史。自精準扶貧以來,該村結合村情,引導貧困群眾積極發(fā)展香菇產業(yè)。
高宏偉今年59歲,是村里的貧困戶,家里因兒子殘疾,失去了重要勞動力。為給兒子治病,他掏空了“家底”。脫貧攻堅戰(zhàn)打響以來,在村兩委和幫扶工作隊的幫助下,高宏偉利用縣里的小額扶貧貸款開始種植袋料香菇,通過幾年的發(fā)展,改變了家里的條件,順利脫了貧,他還被評為“最美脫貧戶”。
說起香菇,高宏偉笑得合不攏嘴,早上他才把掰的濕菇賣給上門收購的商販。“這幾天每天都賣,商販上門來收,不愁銷路。這一茬都快完了,還能再收入個萬把塊錢呢。”高宏偉說。
同高宏偉一樣,李建鋒也是村里的貧困戶。因妻子長期患病,家中條件十分艱難。當地政府了解他的情況以后,積極對他展開幫扶,并根據他家的實際情況,引導他種植袋料香菇。
由于缺少資金,對香菇種植技術不了解,起初李建鋒還有抵觸情緒。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多次上門,熱心指導,并帶他去西峽實地考察香菇種植技術,還為他爭取到專項資金。最終,李建鋒解開了心里的疙瘩,和大家一起開始發(fā)展香菇產業(yè)。
走進李建峰家的香菇大棚,淡淡的菌香撲鼻而來,菌棒整齊排列,大大小小的香菇爭先恐后從菌棒里鉆出來。“今年菇形不錯,產量也可以,能收入個六七萬塊錢。”李建鋒介紹。由最初的“試水”,到每年穩(wěn)定發(fā)展兩萬袋,李建鋒家的日子慢慢好了起來。
小香菇撐開“致富傘”。2016年以來梅池村共有86戶貧困戶通過香菇產業(yè)實現了脫貧致富。如今梅池村每年種植袋料香菇穩(wěn)定在160萬袋以上,形成了十里香菇長廊,戶均增收3萬元以上。村里還建成了年產500萬袋的菌棒自動化生產線,不但解決了菇農生產難題,也為村集體經濟年增加收入9萬元以上。
靠著香菇,梅池村貧困群眾的生活越來越好。“香菇是我們村里的寶,接下來我們將繼續(xù)發(fā)展好香菇產業(yè),讓更多村民共同致富奔小康。”面向未來,村支部書記項中山信心滿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