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業(yè)內,楊勇萍被戲稱為“菇爺”,原因在于,他掌舵的雪榕生物,是國內乃至全球范圍內位居龍頭的食用菌生產廠商。
發(fā)展至今,雪榕生物一天可以生產食用菌千余噸,其中產量最大的是金針菇。“國內市場平均每四份金針菇,就有一份來自雪榕生物。”楊勇萍對此頗為自豪。
不但產量大,在生產的品類、區(qū)域布局上,雪榕生物在國內也是數一數二。據楊勇萍介紹,目前公司已經實現東北、華北、華東、華南等七大基地的布局,共有17個工廠,產品銷售涵蓋10億消費人群。
辭職“下海”賣蔬菜
楊勇萍創(chuàng)業(yè)的經歷,充滿了那個時代特有的氣息。
上世紀80年代,楊勇萍與大多數人一樣,畢業(yè)之后回到家鄉(xiāng)福建,選擇進入單位端起了“鐵飯碗”。彼時,改革開放的東風,已勢不可擋地吹遍了大江南北。有那么一個瞬間,楊勇萍突然覺得,這一輩子他已經看到頭了。“那種日子,一年就能看完以后的30年。”如今回想起來,楊勇萍依舊感慨。
楊勇萍內心那一點不安分的火苗被點燃了,突然想改變一下自己的人生。“以后的生活已經看得很清楚了,我想換一種人生。”1992年,楊勇萍辭去公職,正式下海經商。
上世紀90年代初,對日本出口蔬菜農產品利潤頗豐。據楊勇萍回憶,當時中國的鮮菇賣到日本價格非常高,由此他將辭職后的第一份工作鎖定在農業(yè)領域。
從一開始做蔬菜出口貿易,到后來開始經營蔬菜基地,楊勇萍的起步不錯。到了2000年,楊勇萍每周出口到日本的蔬菜有兩三百個貨柜,年營業(yè)額做到了3000萬美元。“我們是當時對日本出口蔬菜最大的出口商。”楊勇萍說,那時候大家都稱他為“菜頭”。
然而,危機緊隨而來。長期以來,耕地貧乏的日本就有保護本國農業(yè)的傳統(tǒng)。針對中國對日本出口的蔬菜越來越多,2001年,日本政府組織了一場談判會,包括楊勇萍在內的多家中國出口商齊齊坐在了談判桌前。“當時我就感覺,這個路不能再走了。”楊勇萍回憶說,“因為日本肯定要采取貿易保護措施。”
經營的不確定性陡然增大。自2002年開始,日本增加了對進口蔬菜的檢測項目。有一次,楊勇萍準備出口的西蘭花在檢測中出了麻煩。“當時日方說初檢有問題,要復檢。”收到這一消息,楊勇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那些都是新鮮的蔬菜,根本放不了多久,一旦復檢過不了,價值幾千萬元的菜就完了。”
雖然最終楊勇萍與公司有驚無險地完成了出口,但這也讓他下定決心要轉型,“蔬菜種植本就受到氣候等諸多因素影響,再加上國外的限制,這樣的經營風險實在太大了。”
從靠天吃飯到自主可控
在尋求轉型的過程中,楊勇萍預感到,工廠化生產一定是未來發(fā)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