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強天麻外觀好,品質佳,藥效成分含量高……”12月6日,在寧強縣燕子砭鎮(zhèn)沈家壩村后坡灣里,沈榮謙講起天麻頭頭是道。
“秦巴山區(qū)無閑草。”地處秦巴山區(qū)的寧強,是白芨、淫羊藿、柴胡等道地藥材的最佳適生區(qū),尤以天麻歷史最悠久,帶貧效果最好。
在上世紀70年代,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徐錦堂教授就帶領科研團隊,到寧強進行天麻實驗,1972年人工栽培技術獲得成功;1976年成立全國第一家天麻研究所。
沈榮謙當過兵,退伍后修過手機、做過生意,2009年嘗試種了500窩天麻,收入1萬多元。后來幾年,因技術、菌種和市場原因,天麻種植連栽跟頭。
愛好鉆研的沈榮謙,拜師學藝,潛心研究培育天麻零菌種,2013年獲得成功,次年吸納本村7個村民成立專業(yè)合作社,邊育種邊種植商品天麻,帶領鄉(xiāng)親們共同致富。
寧強天麻產業(yè)從育種、種植到銷售,已經形成了完整產業(yè)鏈,沈榮謙主要做的是育種。記者來到后坡灣里零代種天麻基地,沈榮謙隨便刨開一塊空地,密密麻麻的小天麻種子就露出來,現場給貧困戶傳授起零代種種植技術。
貧困戶姜開富自己育種,栽種了2畝失敗,用沈榮謙免費給他提供的50公斤零代種獲得成功,采挖天麻800多公斤,收入2萬余元。
貧困戶姜興明也從沈榮謙那里免費拿到50公斤零代種,自己又籌資1.6萬元,采購了200公斤種子,天麻種植全部成功,目前正在采挖,預計收入7萬元。合作社直接帶貧20戶,間接帶貧100多戶。吸納村民到基地邊學技術邊務工,每年支出工資40多萬元。
記者走在燕子砭鎮(zhèn)街上,隨處可見天麻加工作坊。從地里挖出來的天麻,經挑選直接進入市場銷售;小天麻經過清洗、蒸煮、切片和晾曬烘干,進入市場銷售。“我們從事天麻加工20多年了,有穩(wěn)定客源,他們每年把錢打過來,我們給發(fā)貨就行了,都是誠信交易。”某加工作坊負責人說。
寧強縣高度重視天麻產業(yè)發(fā)展,利用蘇陜合作和涉農整合資金支持天麻產業(yè),種植已覆蓋18個鎮(zhèn)(辦),育種2000畝,商品天麻種植面積1.5萬畝,培育每年銷售收入50萬元以上的大戶45家,擁有天麻種植專業(yè)合作社26家,每年采挖鮮天麻1.2萬噸,折合干品有2000余噸,主要銷往云南、貴州、河北、安徽等藥材市場,產值超過3億元。
全國天麻的蜜環(huán)菌和萌發(fā)菌,60%的菌種都來自于漢中。寧強天麻,已經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秦巴山區(qū)無閑草。”地處秦巴山區(qū)的寧強,是白芨、淫羊藿、柴胡等道地藥材的最佳適生區(qū),尤以天麻歷史最悠久,帶貧效果最好。
在上世紀70年代,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徐錦堂教授就帶領科研團隊,到寧強進行天麻實驗,1972年人工栽培技術獲得成功;1976年成立全國第一家天麻研究所。
沈榮謙當過兵,退伍后修過手機、做過生意,2009年嘗試種了500窩天麻,收入1萬多元。后來幾年,因技術、菌種和市場原因,天麻種植連栽跟頭。
愛好鉆研的沈榮謙,拜師學藝,潛心研究培育天麻零菌種,2013年獲得成功,次年吸納本村7個村民成立專業(yè)合作社,邊育種邊種植商品天麻,帶領鄉(xiāng)親們共同致富。
寧強天麻產業(yè)從育種、種植到銷售,已經形成了完整產業(yè)鏈,沈榮謙主要做的是育種。記者來到后坡灣里零代種天麻基地,沈榮謙隨便刨開一塊空地,密密麻麻的小天麻種子就露出來,現場給貧困戶傳授起零代種種植技術。
貧困戶姜開富自己育種,栽種了2畝失敗,用沈榮謙免費給他提供的50公斤零代種獲得成功,采挖天麻800多公斤,收入2萬余元。
貧困戶姜興明也從沈榮謙那里免費拿到50公斤零代種,自己又籌資1.6萬元,采購了200公斤種子,天麻種植全部成功,目前正在采挖,預計收入7萬元。合作社直接帶貧20戶,間接帶貧100多戶。吸納村民到基地邊學技術邊務工,每年支出工資40多萬元。
記者走在燕子砭鎮(zhèn)街上,隨處可見天麻加工作坊。從地里挖出來的天麻,經挑選直接進入市場銷售;小天麻經過清洗、蒸煮、切片和晾曬烘干,進入市場銷售。“我們從事天麻加工20多年了,有穩(wěn)定客源,他們每年把錢打過來,我們給發(fā)貨就行了,都是誠信交易。”某加工作坊負責人說。
寧強縣高度重視天麻產業(yè)發(fā)展,利用蘇陜合作和涉農整合資金支持天麻產業(yè),種植已覆蓋18個鎮(zhèn)(辦),育種2000畝,商品天麻種植面積1.5萬畝,培育每年銷售收入50萬元以上的大戶45家,擁有天麻種植專業(yè)合作社26家,每年采挖鮮天麻1.2萬噸,折合干品有2000余噸,主要銷往云南、貴州、河北、安徽等藥材市場,產值超過3億元。
全國天麻的蜜環(huán)菌和萌發(fā)菌,60%的菌種都來自于漢中。寧強天麻,已經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金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