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生教授
報告現(xiàn)場
易菇網訊:“雷丸,學名Laccocephalum mylittae,又稱竹鈴芝、雷實、竹苓、竹兜菌。屬名“Laccocephalum”,文獻直譯為“漆頭菌屬”,而在中文很早就有雷丸的名稱。”在2016中國·南華野生菌大會“野生菌資源馴化、栽培及保育”專題環(huán)節(jié),西南科技大學賀新生教授介紹到。
賀新生教授介紹到,雷丸菌干燥的菌核為球形或不規(guī)則的圓塊狀,大小不等,直徑1~8cm。表面呈紫褐色或灰褐色,全體有稍隆起的網狀皺紋。質堅實而重,不易破裂;擊開后斷面不平坦,粉白色或淡灰黃色,呈顆粒狀或粉質。質緊密者為半透明狀,可見有半透明與不透明部分交錯成紋理。氣味無,味淡,嚼之初有顆粒樣感覺,微帶粘液性,久嚼則溶化而無殘渣。其商品菌核 以個大、飽滿、質堅、外紫褐色、內白色、無泥沙者為佳。雷丸獨產于中國,主產于甘肅,四川、貴州、云南、湖北、廣西、陜西、浙江、湖南、廣東、安徽、福建等省亦產,其中以甘肅河西走廊張掖地區(qū)出產的雷丸品質最佳,具有很大的藥用價值,素有“熊貓藥材”之美稱,含有雷丸多糖S-4002、雷丸素、鈣、鋁、鎂、苯甲酸丁酯、乙酰雷丸酸、雷丸酸等20多種有效成分,在抗癌腫瘤領域有著重要作用,其適用病癥范圍廣,具有軟堅化瘤,縮小腫塊,減毒增效,激活免疫等多種功效,其菌絲體生長受到碳源、氮源、pH值、溫度、C/N比等因素的影響,目前被列為國家禁止出口的中藥材之一。2013年12月30日,雷丸片零毒抗癌制藥標準正式獲得了國家批準。目前,雷丸仍不可人工栽培,全國產量極其有限,藥材極其珍貴,藥用市場所用的雷丸完全依靠純野生藥材供應。賀新生教授還介紹了雷丸菌核的純培養(yǎng),在恒溫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固體培養(yǎng)料(竹片)發(fā)菌,40~50d菌絲體爬滿整個竹片,開始出現(xiàn)球狀菌核,慢慢開始變硬變黑變大,菌核直徑大的在1cm左右,小的大概在5mm左右,試驗結果表明,每100g新鮮原料可以形成30~50個直徑在5~30mm的菌核,產量為10~15g。
2016中國·南華野生菌大會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菌物學會、楚雄州林業(yè)局、南華縣人民政府主辦,南華縣人民政府、中國菌物學會菌物產業(yè)分會、中國菌物學會野生菌保護專業(yè)委員會、易菇網承辦,來自20余省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yè),以及南華本地的300多名代表與會。除主旨報告外,大會還安排了野生菌資源分類與鑒定,野生菌資源馴化、栽培及保育,產業(yè)化及市場管理,毒蘑菇中毒處理四個專題論壇,以及一個專題技術培訓。大會期間還舉行了中國菌物學會野生菌保護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中國十大野生食用菌”評選結果發(fā)布、野生菌保護中國(南華)宣言座談會、展覽,以及野外標本采集與鑒定、企業(yè)參觀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同期舉行的中國·南華第十三屆野生菌美食文化節(jié),數(shù)萬民眾參與了此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