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以來,由于氣溫高,大棚里的蘑菇長勢快,每天天還沒亮,臨桂縣臨桂鎮(zhèn)大雄村的李五保就來到自家的大棚里采收蘑菇,每天都能采摘近300斤,就在離他家大棚不遠的地頭,早早地就有收購商在等著收購村民們剛從大棚里采收下來的鮮蘑菇。今年的價格不錯,從春節(jié)到現在,只種了兩個蘑菇棚的李五保光采收蘑菇的收入就已有7000多元。而在一些種植大戶,一天賣蘑菇的收入就有3000多元。到目前為止,全縣食用菌種植面積已達250萬平方米,年產值5000多萬元,產業(yè)化發(fā)展的蘑菇種植,已成為臨桂縣很多村民致富新途徑,小小蘑菇傘,撐開了群眾致富新希望。
產業(yè)更新觀念
大雄村由于靠近城郊,村民們大都到縣城做點小生意,很少有愿意在自家田地里花心思靠刨土地搞增收的,村民總是認為伺弄田地,不但辛苦,也得不到幾個錢,每到冬季,村前總有一大片的冬閑田。為了改變村民觀念,引導村民充分利用冬閑田搞增收,縣農業(yè)部門和鎮(zhèn)里從福建引進蘑菇種植公司在村里的冬閑田建起蘑菇種植示范大棚,在龍頭公司的示范帶動下,村里的農村黨員和農村種植能人同時也嘗試著種植,在2005年村里就種下了蘑菇大棚近200 個,栽培面積10萬平方米,當年全村僅種蘑菇這一項的總產值就達到了300萬元,平均畝產值近2萬元??吹讲黄鹧鄣男⌒∧⒐骄尤挥羞@樣好的效益,一些村民心動了,去年也紛紛加入了蘑菇種植行列,現在全村已有30多戶村民每家都種有3、4個蘑菇大棚。蘑菇種植的產業(yè)化發(fā)展,也讓很多村民的觀念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不但摒棄了以前的舊觀念,還甚至成立了蘑菇種植公司,一心一意的在田地里“掏金”。
村里的黨支部書記李年恩是村里的蘑菇種植大戶,2005年他就種了12個大棚,為了做大蘑菇種植產業(yè),減少村民零散種植的風險,去年,他和10多戶村民共同出資10萬元組建了臨桂縣大雄福園生態(tài)產業(yè)有限公司,公司共種下50個大棚蘑菇,對蘑菇實現“產供銷加工”一條龍生產,提高了蘑菇種植效益。到目前為止,公司的50個大棚,基本上每個棚都收入8000元左右。李年恩說,種蘑菇不但改變了村民種田不賺錢的舊意識,更是讓村民的眼光高遠了,老實巴交的農民也敢成立公司自己當董事了。
產業(yè)改變陋習
“我現在可以拍著胸脯說,我不賭了,開始賺錢了?!闭谀⒐脚锢锊烧⒐降睦钗灞R徽f到自從種蘑菇后自家狀況的變化,總是很自豪。今年50多歲的李五保以前每到冬閑時總愛在村里玩牌賭錢,基本上是從秋收完后一直玩到來年春耕前,每年都要輸3、5千元,一年辛辛苦苦累下來,總是搞得一分不剩。去年,他看到種蘑菇確實效益高,也種下了2個大棚。自從種上蘑菇后,李五?;咎焯於寂菰诖笈锢?,別人怎么叫,都沒有再像往年那樣去玩牌。雖然上了年紀,天天在大棚里勞作有點累,但李五保說:“只有種,才有收,不種就沒得,累點不怕。”去年的2個大棚,估計可以收到8000元左右,“到今年秋季,我還要再種2個大棚,賺個1、2萬元應該不成問題”,李五保說。
蘑菇種植,不但讓李五保改掉了陋習,村里的村容村貌也悄悄發(fā)生了變化。村民們將村道鋪上了水泥,裝上了自來水,家家門前都有了垃圾桶;冬閑時打牌的人少了,村圖書室的人多了,村里的治安環(huán)境明顯好轉了,一股講衛(wèi)生、談致富的良好風氣正在逐漸形成。
產業(yè)拓寬致富路
在大雄村蘑菇種植示范基地的輻射帶動下,全縣的蘑菇種植得到快速發(fā)展,涌現了許多的蘑菇種植專業(yè)村。兩江鎮(zhèn)寶山村委一直都有利用冬閑田種植蘑菇的傳統,但以前主要是在地里臨時搭建簡易的人字棚,種的菇種也是普通品種,單位效益不是很好。在縣里農業(yè)部門的引導下,去年村里開始調整蘑菇種植方式,全部改成層架式大棚,除了傳統品種外,還積極引種了雞腿菇、猴頭菇、茶樹菇等效益比較高的品種,充分利用二次發(fā)酵技術,提高單位蘑菇產量,產值也有了明顯提高。寶山村的唐會榮種蘑菇也有好幾個年頭了,以前雖然每年都有些錢賺,但不是很多。自從縣里大力推廣食用菌的標準化栽培技術后,唐會榮種的蘑菇才變成了一個個“銀蛋蛋”,“種蘑菇還是很劃算的,種1畝菇一造可收1萬元,除了本,還有7000元,效益不錯。”每當碰到有人來了解蘑菇種植,唐會榮總是這樣說。 (梁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