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蟬花”,又名蟬花、蟲花、大蟬草菌,成年雄蟬以鳴叫求偶,與雌蟬交配,所產(chǎn)的卵至次年6月中孵化,幼蟲孵出后由樹枝上落到地面,隨即鉆入土中;幼蟲在土中生活若干年,共蛻皮5次;大約歷經(jīng)3—5年,然后在某一天破土而出,憑著生存的本能找到一棵樹爬上去,脫殼重生!而有的幼蟲蟬卻在地下菌化,嬗變成蟲菌復(fù)合體,到萬物復(fù)蘇時節(jié),菌絲體漸漸從頂端開花分枝,成為“蟬花”,是一種具有藥用價值的中藥材,與蟲草有類似功效,如免疫調(diào)節(jié)、抗疲勞等。
“五年地下蓄勢發(fā),月光助破黃金甲;登高聲遠驅(qū)酷暑,天籟蟬音樂萬家!”這是對蟬從幼蟲到脫殼重生的美好描述。炎炎夏日,蟬鳴季節(jié)。天越熱,蟬鳴越盛,許多幼蟲蟬來個“金蟬脫殼”便能重獲新生,然而脫殼不成又將是什么命運呢?
“變成‘蟬菇’!” 7月27日,在華安縣仙都鎮(zhèn)下林村,村民林躍斌邊展示散放在簸箕上的一堆‘寶貝’,介紹說,“前幾天,幾個安溪的朋友來買茶,叫我一起去山上的毛竹林采挖‘蟬菇’,出于好奇我就跟著去了,結(jié)果還真挖到了3只,其中一只花蕾較黑,據(jù)說是公的。”
究竟林躍斌口中的“寶貝”是什么呢?經(jīng)過一番仔細觀察,記者發(fā)現(xiàn)它的根部是一個長橢圓形的蟲體,上面布滿白色的菌絲體,頂端長有花蕾,遠處看猶如未成熟的金針菇,近看,又像是發(fā)芽的蠶蛹,具有動物和植物特征,很是奇妙。
“這是山里‘金蟬’脫殼不成就開花啦。”林躍斌打趣地說,“我也是首次認識它,村里更沒人知道它,它是一種‘蟲草花’,學(xué)名叫‘金蟬花’,有人稱它是平民的‘冬蟲夏草’,一般生長在濕潤的毛竹林地里。”
當天,記者跟隨林躍斌經(jīng)過數(shù)公里的崎嶇山路跋涉,來到一處半山腰上的一片毛竹林里,尋找這神奇的“金蟬花”,一靠近竹林,陣陣蟬鳴便傳入耳中。
“這里肯定有!”林躍斌充滿信心地說,他很快就利索地竄進竹林深處,仔細搜尋竹下地面的情況,“快看,這里有一只。”林躍斌指著竹下一處稀疏的黃白色小花叫道,眼尖手快的他揮動手中的小鏟子,順著黃白色的小花挖下去,“金蟬花”很快就被刨了出來。
由于雨剛下過不久,地面還是潮濕的,所以“金蟬花”上沾滿了濕潤的泥土,充滿著大地的氣息,它的蟲體大部分被白色菌絲包裹著,微微彎曲,約3厘米長。
“一般竹林比較濕潤的地方都會長這個的,采挖出來后,洗干凈再曬干才可以保存。”林躍斌說,不到3分鐘,便采挖到2只“金蟬花”了。
“一只可以賣5到10元不等的價格,安溪的白坂村有人專門收購這個當藥材。”林躍斌的妻子林美華樂呵呵地說,“把它和排骨一起燉湯喝,味道特別香甜,像香菇的味道。”
“‘金蟬花’生長周期很長,最早要5—6年才能長成,最長的則要11年才能開花,每年大約6月底至8月采摘。”林躍斌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