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科研馬不停蹄 推成果盡心盡力
2001年,華丹農產品公司在西湖區(qū)落戶,得到當?shù)卣拇罅χС?。當年,公司就承擔了國家星火計?ldquo;高效珍稀食用菌技術推廣與深加工”項目,在此后的時間里,公司先后申報完成了“珍稀食用菌安全高產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fā)”等30多個科研項目,先后取得16項國家專利和各級政府的多項科技進步獎。韓省華本人還獲得了中國青年科技創(chuàng)業(yè)獎,中國食用菌行業(yè)科技人才, 省、市先進科技工作者等多項榮譽。
韓省華在搞科研時,十分重視解決菇農生產中遇到的一些具體難題。為了解決代料栽培接種容易感染的難題,他研制出了膠囊菌種和懸浮液體菌種;為改變固體菌種生產需要30多天時間過長的問題,韓省華研制了液體菌種,它只需要7~10天的生長期,大大縮短生產周期。最讓韓省華感到自豪的,是他發(fā)明了食用菌栽培中的新技術產品——“促酵劑”。
韓省華介紹,全世界代料栽培食用菌基本都用熟料,培養(yǎng)基殺菌溫度需達到100℃并保持恒溫幾十個小時,才能控制其他雜菌的繁衍,既費時間成本也高。而韓省華了解到,中國古代的食用菌栽培是用生料的,因為那時不可能達到高溫滅菌的條件。他于是想到了如果能夠對生料低溫滅菌、縮短滅菌時間且不損失其養(yǎng)分,用時省,能耗低,一定能給食用菌生產者帶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通過多次試驗,韓省華發(fā)現(xiàn)生料與熟料產生的雜菌不同,雜菌產生的機理也不同。根據他多年的經驗,他摸索出一套將化學手段和物理手段相結合的方法,將生料的消毒溫度控制在80~100℃之間即可達到滅菌目的。他將這項成果開發(fā)成新產品——“促酵劑”。與傳統(tǒng)工藝相比,“促酵劑”能使每噸培養(yǎng)基節(jié)約人工和燃料費110元左右,而產量反而能提高10%。
“促酵劑”很快被應用于實際生產中,很多菇農稱贊它是“種菇新法寶”。2006年,“促酵劑的研究與應用”通過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鑒定。2008年,“促酵劑低碳技術”在完成國家星火計劃項目過程中得到推廣,惠及1萬多家農戶,該新產品在全國20多個省市得到廣泛應用,栽培量達到13億袋,省工節(jié)本增效近10億元,取得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為了使產品的工藝更成熟,這個產品的延展項目2013年被列為國家科技部火炬計劃,現(xiàn)在,韓省華又研究出了3個新劑型。
有了好的成果,就要讓它們惠及千家萬戶。這些年來,韓省華不辭辛勞,在各地舉辦了70多期培訓班,舉辦大型全國食用菌方面的研討會,邀請美國、比利時、日本、越南的專家進行橫向交流,培訓和輔導了省內外15000多名學員,帶動30多個縣市的農民和下崗職工從事食用菌生產和新技術應用,累計實現(xiàn)社會產值達到11多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