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省平陰縣孔村鎮(zhèn)北毛峪村的一道山溝里,溝壁上星羅棋布地排列著很多類似窯洞的土洞,成為當地一道獨有的風景。住在里面的不是村民,而是一群群“白姑娘”——雞腿菇。當地年產反季節(jié)雞腿菇3萬噸,年銷售額達1.8億元。
近日,在平陰縣孔村鎮(zhèn)北毛峪村的一道土洞里,筆者見到了正在給雞腿菇去根的姬廣麗。沿著她家1.8米高、2.6米寬的土窯洞向內行走,地上滿滿當當種滿了白花花的雞腿菇。“在洞里每邁一步,就有200多塊錢的收益。一個100多平方米的土窯洞,一年可種3次,一個洞可產近萬斤雞腿菇,收入2萬多元,3條洞一年能收入六七萬元,比外出打工強多了。”姬廣麗欣喜地說。
平陰縣地處濟南西南山區(qū),山多地少,90%的土地缺乏水源澆灌,自然條件比較惡劣。“原先,我們這里可是有名的貧困村,種地產量少、效益低,大家都出去打工不愿意種地,不少農田撂了荒。”姬廣麗說。
一個偶然的機會,當地群眾發(fā)現(xiàn)可以利用當地獨特的地理條件挖土洞養(yǎng)雞腿菇,不僅不占用耕地,而且恒溫節(jié)水。“地下空氣濕潤、四季恒溫,和地面相比一年可多種好幾茬,而且種出來的菇品質好。上面的地照樣可以種莊稼,栽果樹。各地經銷商看好我們這里的雞腿菇,提早就下好了訂單。”她說。
很快,這種不但沒有占地、還開發(fā)了地下空間的做法,就在平陰縣推廣開來。同時為了生產更高效和安全,當地政府還連續(xù)出臺了好幾項引導措施,統(tǒng)一開挖土窯洞標準,統(tǒng)一編號造冊,對每個新開挖的土洞給予2000元補貼,統(tǒng)一為土洞進行免費安全加固。
“目前,孔村鎮(zhèn)的土洞有3000多個,200萬平方米,每平方米土洞實現(xiàn)收入300元。”同行的鎮(zhèn)工作人員介紹,該鎮(zhèn)目前正在加強地上地下空間的綜合開發(fā)。“地上種植各種觀賞性中藥材或玫瑰花等,地下加固和美化生產土洞,用旅游路串起來,打造景觀怡人的‘菌谷’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