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尊富15年前從福建來到金壇種植蘑菇,幾年后,金城鎮(zhèn)蘑菇種植從最初的20畝擴種到2000多畝,區(qū)域從湖溪村輻射到周邊的黃莊、雙陽、方邊、王母觀等村,產品供應蘇錫常及長三角一帶城市,還遠銷日本、韓國。10年前,在當地政府支持下,鄭尊富組織成立了銀湖食用菌專業(yè)合作社,發(fā)展社員104戶,帶動菇農300多戶。
一開始,合作社社員只種氣溫適宜的春、秋兩季菇,菇棚有一半時間閑置。前幾年,合作社與浙江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合作,推廣種植夏菇93、夏秀2000等高溫菇品種,一舉獲得成功,銷往凌家塘批發(fā)市場,價格遠超春、秋菇。湖溪村農民解鎖平大前年種了一季高溫菇,就賺到12萬多元。
鄭尊富還介紹說,為實現大棚蘑菇周年化生產,借鑒福建沿海等地經驗,通過適度為大棚加溫,去年底引種6萬平方尺低溫型四孢菇,這成為今年春節(jié)期間市民餐桌上的時鮮菜。“現在,合作社一年產菇6500多噸,產值8000多萬元,其中春、秋菇占70%,夏菇占20%,冬菇占10%。”鄭尊富對市場行情了如指掌,“春、秋菇每平方尺可采1.5-2斤,一斤賣3元左右;夏菇每平方尺產1斤,價格每斤5元以上;冬菇每平方尺產量與春、秋菇相當,價格還略高于夏菇。算一算,要數冬菇效益最高,今年底,會在去年基礎上再擴種10萬平方尺。”
“4月堆料,7月進種,10月產菇,這是在為秋菇作準備了。”合作社菌種生產場車間里一片繁忙,陪同在一旁的金城鎮(zhèn)農經辦副主任陳留洪介紹說,社員們正忙著菌種裝瓶,這里年產120瓶菌種,不僅確保供給合作社社員,還提供給周邊地區(qū)的菇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