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蓀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形狀略似網(wǎng)狀干白蛇皮,它有深綠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圓柱狀的菌柄,粉紅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頂端有一圍細(xì)致潔白的網(wǎng)狀裙從菌蓋向下鋪開,被人們稱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蓀營養(yǎng)豐富,香味濃郁,滋味鮮美,自古就列為“草八珍”之一。
竹蓀富含氨基酸,還有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等營養(yǎng)物質(zhì)。竹蓀是食療佳品,可以鎮(zhèn)痛、補(bǔ)氣、降血壓;長期食用還能調(diào)整中老年人血脂,可治痢疾、牙痛、支氣管炎、白血病、風(fēng)濕病、婦科病,而且抗癌治癌的作用也不錯(cuò)?,F(xiàn)介紹幾則竹蓀食療方:
粳米鍋巴炒竹蓀
原料:鮮竹蓀600克,粳米鍋巴200克,熟火腿、熟雞脯肉、豌豆苗、水發(fā)冬菇各60克,精鹽、鮮湯、胡椒粉、豬油、味精各適量。
制法:將鮮竹蓀去蒂,洗凈,順長剖開,切成菱形片,入沸水鍋中略氽,擠干水;熟雞脯肉切成片;水發(fā)冬菇去根,洗凈,切成片;熟火腿切成菱形片。取湯缽2個(gè),放入烤箱烤熱后待用。炒鍋上中火,放鮮湯、精鹽、胡椒粉、竹蓀片、冬菇片、熟雞脯肉片、熟火腿片、味精,拌勻,燒沸后撇去浮沫,放入豌豆苗,倒入湯缽中。粳米鍋巴放入烤熱后的另一個(gè)湯缽中。炒鍋加少許豬油燒熱后放入湯缽中。然后把竹蓀湯倒入裝粳米鍋巴的湯缽中即可。
適用范圍:適用于食欲不振、脾胃虛弱。
豬肝燴竹蓀
原料:鮮竹蓀200克,豬肝150克,豌豆苗50克,火腿20克,高湯、味精、精鹽、胡椒粉、蔥、姜汁、料酒、雞蛋清、熟豬油各適量。
制法:將鮮竹蓀去蒂,洗凈,入沸水鍋中氽透后擠干水,切成片;火腿切成片;豬肝去筋,洗凈,剁成茸,盛入碗中,加蔥、姜汁攪勻,瀝去豬肝渣,加味精、精鹽、胡椒粉、料酒、雞蛋清調(diào)勻,倒入抹了熟豬油的湯盤內(nèi),上籠蒸約15分鐘,使豬肝汁凝結(jié)成豬肝膏,取出待用。炒鍋上旺火,放入高湯、竹蓀片、火腿片、精鹽、胡椒粉、料酒燒沸,撇去浮沫,下豌豆苗拌勻,倒入大湯碗內(nèi),再將蒸好的豬肝膏放入,放味精即可。
適用范圍:適用于營養(yǎng)不良性貧血、產(chǎn)后貧血。
蝦仁炒竹蓀
原料:竹蓀250克,豬瘦肉100克,蝦仁、水發(fā)海參各80克,豌豆苗50克,雞蛋1個(gè),鮮湯、醋、白糖、干淀粉、精鹽、蔥末、姜末、味精各適量。
制法:將竹蓀洗凈,去蒂,切成段;水發(fā)海參洗凈,切成片;豬瘦肉洗凈,切成薄片;蝦仁洗凈。將上料同放碗內(nèi),加雞蛋清、精鹽、干淀粉抓勻。豌豆苗洗凈。炒鍋上旺火,放入鮮湯燒沸,再放入漿好的豬瘦肉片、精鹽、白糖、醋、味精、蔥末、姜末、豌豆苗,燒沸片刻,撇去浮沫,出鍋倒入湯盆即可。
適用范圍:適用于腎虛引起的陽痿、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