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蓀又名竹笙、竹參,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形狀略似網(wǎng)狀干白蛇皮,它有深綠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圓柱狀的菌柄,粉紅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頂端有一圍細(xì)致潔白的網(wǎng)狀裙從菌蓋向下鋪開,被人們稱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
竹蓀是名貴的食用菌,歷史上列為“宮廷貢品”,近代做為國宴名菜同時也是食療佳品。其營養(yǎng)豐富,據(jù)測定干竹蓀中含蛋白質(zhì)19.4%、脂肪2.6%,碳水化合物總量60.4%,其中菌糖4.2%、粗纖維8.4%,灰分9.3%。其對高血壓、神經(jīng)衰弱、腸胃疾病等具有保健作用。還具有特異的防腐功能,夏日加入竹蓀烹調(diào)的菜多日不變餿。
營養(yǎng)價值:
1.竹蓀含有豐富的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無機鹽等,具有滋補強壯、益氣補腦、寧神健體的功效;
2.竹蓀的有效成分可補充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提高機體的免疫抗病能力;
3.竹蓀能夠保護肝臟,減少腹壁脂肪的積存,有俗稱“刮油”的作用,從而產(chǎn)生降血壓、降血脂和減肥的效果;
4.云南苗族人患癌癥的幾率較低,這恐怕與他們經(jīng)常用竹蓀與糯米一同泡水食用有關(guān)?,F(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也證明,竹蓀中含有能抑制腫瘤的成分。
竹蓀食用方法:
一、竹蓀銀耳湯
原料:干竹蓀25克、干銀耳20克、枸杞10-15顆、冰糖200克。
制作方法:
1.用冷水將竹蓀、銀耳分開泡發(fā),摘蒂去泥洗凈;將竹蓀切成4厘米的長段,混銀耳用溫水漂洗幾遍
2.煮。冰糖用水溶化,撇去浮沫放入竹蓀、銀耳、枸杞煮熟裝碗即成。
風(fēng)味特色:湯汁清亮,竹蓀松脆,銀耳細(xì)糯。
技術(shù)要領(lǐng):煮制時不要讓竹蓀過爛。
二、竹蓀素燴
主料:竹蓀1兩、蘑菇2只、四季豆半兩、筍片半兩、黑木耳及胡蘿卜花少許。
調(diào)料:鹽3、醬油、素易鮮。
制作方法:竹蓀用水泡開后切段、蘑菇切片、四季豆放入油鍋翻炒,與其他原料一起焯水瀝干。鍋內(nèi)放入一杯水,加入原料調(diào)味略燒。
三、柴把竹蓀卷
主料:竹蓀8條、芹菜2根、金針菇1把、香菇2朵、胡蘿卜少許湯1碗。
調(diào)料:鹽、素易鮮、水、淀粉。
制作方法:
1.竹蓀泡軟,切頭、尾卷成筒形,氽湯備用。
2.胡蘿卜去皮,先煮熟再切絲;香菇切條;金針菇切根,洗凈;芹菜燙水至軟,切成細(xì)長條。
3.把金針菇、香菇條與胡蘿卜條放入竹蓀中卷起,用芹菜段系緊,排放于碗中,加入清湯及調(diào)料蒸5—6分鐘。
4.盛出,排于盤中,用原來的湯汁以水、淀粉勾芡淋上即可。
食用竹蓀注意:
干品烹制前應(yīng)先用淡鹽水泡發(fā)10分鐘,竹蓀剪去菌蓋頭(封閉的一端)。
竹蓀的存放,注意不要放在日光直射的地方和高溫潮濕的地方,開封時請盡快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