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毒蘑菇大約有200多種,其中,許多種類的形態(tài)特征與食用蘑菇相似,很容易使人誤采誤食。專家介紹說,北京的毒蘑菇主要分布在城市周邊的山區(qū)、鄉(xiāng)鎮(zhèn)和農(nóng)村。每年的7月~9月,是北京毒蘑菇中毒的多發(fā)季節(jié)。
辨別蘑菇是否有毒需要知識和經(jīng)驗(yàn)的積累。即便是專業(yè)人員,也很難保證準(zhǔn)確無誤,普通公眾就更難分辨了。從形狀上看,無毒的蘑菇頂蓋較平、傘面平滑而且上面沒有環(huán),菌柄也大多沒有環(huán)。有毒的蘑菇,頂蓋中央凸起,形狀怪異,傘面厚實(shí)板硬;菌柄比較長、容易折斷,而且有菌環(huán)、菌托。從蘑菇的分泌液判斷,將新鮮野蘑菇撕斷,無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撕斷的截面不會變色,而且散發(fā)著清香味;有毒的分泌物大多黏稠、呈赤褐色,暴露在空氣中的斷裂面容易變色,同時(shí)伴有辛辣、惡腥等怪味。以下介紹幾種毒蘑菇以供讀者參考。
毒蠅鵝膏菌:分布于我國黑龍江、吉林、四川、西藏、云南等地。
毛頭乳菇:分布于我國黑龍江、吉林、河北、山西、四川、廣東、甘肅、青海、內(nèi)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區(qū)。
白毒鵝膏菌(白毒傘):分布于我國河北、吉林、江蘇、福建、安徽、陜西、甘肅、湖北、湖南、山西、廣西、廣東、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毒鵝膏菌: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江蘇、江西、湖北、安徽、福建、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區(qū)。
臭黃菇:分布于河北、河南、山西、黑龍江、吉林、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湖南、廣西、廣東、四川、云南、甘肅、陜西、西藏等地區(qū)。
毒粉褶菌:分布于吉林、江蘇、安徽、臺灣、河南、河北、黑龍江等地區(qū)。
大鹿花菌:分布于我國吉林、西藏等地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