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因其有獨特的香味、相當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很多養(yǎng)生專家認同食用菌集中了食品的一切良好特性,稱之為“最為理想的食品之一”。尤其到了冬季,菌類更成為最佳進補食物之一,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越來越重視,“一葷一素一菌”養(yǎng)生飲食結構也逐漸成為主流。食用菌的安全食用方法也為大家所關注。
什么是“食用菌”
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子實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蘑菇”。在森林、草原,田間、地頭,路邊、圈舍,庭院、莊園等地,都能找到食用菌的蹤跡。中國廣泛栽培的食用菌類有香菇、木耳、銀耳、猴頭菌、竹蓀、口蘑等。藥店常見的藥用菇類有茯苓、冬蟲夏草、靈芝等。
為什么說食用菌是“上帝食品”
食用菌不僅味美,而且營養(yǎng)豐富,常被人們稱作健康食品。絕大多數食用菌品種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熱
量、低鹽分的特點,是最典型的“一高三低”食品。同時,很多食用菌品種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防癌抗癌、降低血清膽固醇、改善血液微循環(huán)、提高血液載氧能力、提高肝臟解毒能力等藥性作用,所以蘑菇有“上帝食品”之稱。除了野生食用菌源自天然極少污染外,多數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在其生產過程中農藥、化肥、添加劑等也用的比較少。
食用菌的蛋白質含量一般是,鮮菇為1.5~6%、干菇為15~35%,高于一般蔬菜、糧食,以蛋白質生產效率計算,食用菌是糧食的100倍左右。而且它的氨基酸組成比較全面,大多菇類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其中蘑菇、草菇、金針菇中賴氨酸含量豐富,而谷物中缺乏。
如何挑選購買菌類野生菌:絕不自行采食野生菌生長環(huán)境復雜,形態(tài)多樣變化多端,甚至部分菌類在不同的外部環(huán)境、生長階
段下代謝過程發(fā)生變化從而發(fā)生“無毒變有毒”的情況。同時,不同體質的人群對于某些菌類毒素反應不同,同吃一鍋野生菌有的人中毒甚至致死,有的人卻反應較輕。此外,關于野生菌毒素與食用其他食品間的關聯(lián)致毒反應也缺乏足夠研究。一般認為,大多毒蘑菇色澤美麗,采集后易變色,柔軟多汁、汁液渾濁似牛奶,有一股土豆或蘿卜味,味道多辛酸苦辣。但這并不是絕對的。許多毒蘑菇和食用菌的外觀特征沒有明顯區(qū)別,甚至非常相似,而且至今還沒有找到快速可靠的毒蘑菇鑒別方法,除了羊肚菌、雞油菌、部分牛肝菌、紅菇、枝瑚菌等少數易辨識的菌類,很多野生菌類即使是專家也不能僅憑外觀判斷其是否有毒。因此,對野生菌我們絕不能自行采食。對市場銷售的野生菌類,專家建議大家要盡量選擇正規(guī)商場購買。
人工食用菌:一觀二嗅三觸捏
那么,如何選擇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呢?專家提出了“一觀二嗅三觸捏”的常規(guī)辨識方法。我們一般應先觀看其外觀是否出現(xiàn)色斑、霉點、腐爛,鮮菇還要看脫水是否嚴重出現(xiàn)皺縮,這樣的食用菌盡量不要選購。除了雙孢蘑菇外多數食用菌會具有比較柔和的色澤,白色也多較為自然,如白色真姬菇、白靈菇、雞腿菇呈現(xiàn)柔白色,銀耳和竹蓀呈現(xiàn)淡黃色都是正常的,如出現(xiàn)異常刺眼的白色,鮮品則要注意是否有熒光增白劑之類添加劑的使用(這種情況相對較少),干品則要注意是否經過硫磺熏蒸(這種情況相對略多),而干制黑木耳則應表面黑褐色、背面灰白色,出現(xiàn)兩面墨汁色則多為染色木耳需要謹慎購買。
部分食用菌表面生長出少量純白色菌絲,如均勻生長不呈斑塊狀,則一般為儲運銷售過程中遇到高濕高溫環(huán)境導致食用菌氣生菌絲萌發(fā),這種情況一般不影響食用。食用菌應發(fā)出菌絲特有清香味或無味,如聞到特殊酸腐氣味則應考慮霉變,如聞到特殊刺激性氣味(特別是干品),則應考慮是否在儲運過程中一些防蟲藥劑使用過量或超時,這時應謹慎購買。觸捏菌體時,新鮮度高的食用菌鮮品應具有良好彈性,表面清爽不黏滑,品質優(yōu)良的干制食用菌應該輕飄干脆不滯重,過重的干制菇則應考慮是添加明礬、鹽水、淀粉等,建議謹慎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