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在西晉時已開始種香菇
最早記載香菇人工栽培的是西晉的大文學家張華(232-290),他在所著《博物志·異草木》中有曰:“江南諸山群中,大樹斷倒者,經(jīng)春夏生菌謂之椹,食之有味,而每毒殺人。”張華記下了長江以南在晉代(265-420)乃至更早時人工砍樹種香菇的情況。“椹”即“蕈”的同音字(方言),全中國惟我市龍泉、慶元、景寧三縣菇民稱菇為“蕈”。
與張華所記對應(yīng)的是《山蔬譜》,有曰:“永嘉人,以霉月斷樹,置深林中,密斫之,蒸成菌,俗名香菇,有冬春二種,冬菇尤佳。”這段文字所記為浙江菇民的香菇砍花法栽培。時間為隋朝(581-617),因為在龍、慶、景三縣中,龍泉建縣最早,亦在唐乾元2年(759年),此前這三縣均屬永嘉縣。到唐時(618-907),改名為溫州治;明、清為溫州府?!渡绞咦V》將龍、慶、景菇民寫為“永嘉人”,是為常理。
張華和《山蔬譜》作者不詳,但其證明了浙江人在1800年前已開始栽培香菇,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此時是靠孢子的自然繁殖,“密斫之”是砍花的形象記錄。意思是在樹皮上密密地砍上疤口,讓香菇孢子于其上自然萌發(fā)成菌絲后,長香菇。
慶元是我國歷史上菇民人數(shù)最多的縣份。菇民信奉吳三公為菇神,吳三公于宋建炎四年(1130)三月十七日出生,因排行第三,后人尊稱其為吳三公。在離縣城20公里處有西洋殿——中國最大的菇神廟,由龍、慶、景三縣菇民集資于光緒元年(1876)建成,專門祭祀?yún)侨?
慶元縣龍巖村位于龍、慶、景三縣相交處,可謂“雞鳴三縣”,與三縣縣城距離分別為60至70公里,正在江浙二省最高峰——鳳陽山和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之間。1993年11月,國際熱帶菇類學會主席,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張樹庭先生來慶元參加香菇國際會議期間,曾為吳三公祠題詞:“香菇之祖”。這個題詞現(xiàn)以石碑置存于龍巖村的吳三公祠內(nèi)。
龍巖——我將其奉為中華香菇文化第一村。小小山村,四周環(huán)以參天古樹,潺潺流水自村中而過,景色秀麗,居民樸實好客。上百戶人家95%以上姓吳、世代均以生產(chǎn)香菇為生。村口建有一座吳三公祠,祠邊的香菇詩詞碑廊,刻有歷史上諸多學者、詩人、官員歌頌或記述香菇的石碑十余塊;村中有一座香菇歷史文物展示室,數(shù)百年來菇民之生活和生產(chǎn)工具,租山文契等陳列其中;山坡上還建有延續(xù)千年的砍花法菇寮。走進龍巖,仿佛進入菇的歷史與菇的世界。
寧波:中日香菇貿(mào)易和技術(shù)交流的發(fā)祥地
日本最早記錄香菇的文獻,是道元禪師的《典座教訓》。在這部經(jīng)書中,稱香菇為“倭椹”。“椹”即為“蕈”。這個倭蕈的名字是誰先叫出來的呢?歷史記載是公元1223年,道元禪師乘伊勢津芝源左衛(wèi)門商船來寧波,“……在慶元舶里,倭使頭領(lǐng)說話時,有一老僧來,年約60歲許,一直便刻船里,向和客討買倭椹。”倭椹,即日本香蕈,倭椹其實是由上船買香菇的天童寺僧人叫出來的。日本學者稱,這段記錄反映了日本香菇首次向中國出口貿(mào)易。
道元禪師抵寧波后,便在天童寺居留了4年,參學于天童寺曹洞宗13世如凈禪師的座下。道元得法學成后,回日本創(chuàng)立了日本佛教曹洞宗。同時期,天童寺僧人寂園禪師也于寶慶三年(1227)東渡日本,在日本弘揚禪旨70余年。在道元禪師來寧波之前的日本大同年間(806-809),流行著弘法大師,即海空法師,居住在伊豆修善寺一帶,傳播香菇栽培技術(shù)的史話。史料證明,弘法大師留在中國寧波天童寺和天臺國清寺長期研究佛經(jīng),而這二個寺廟附近均有不少龍、慶、景菇民在當?shù)厣a(chǎn)香菇。據(jù)1223年宋嘉定16年,臺州《赤域志》載:“天臺萬年山出合蕈,士人珍之,多曝以致遠。”此處合蕈即香蕈,大多烘干遠售。以后的文獻也都記載了當?shù)叵愎皆耘嗟那闆r。溫州蜜柑就是公元八世紀,田中間守從天臺國清寺留學時帶過去的。
日本香菇栽培發(fā)源地就是伊豆,經(jīng)考證:伊豆的香菇栽培技術(shù)同龍、慶、景如出一轍,都以孢子的自然傳播生產(chǎn)香菇,日本稱鉈目法,而中國有稱鉈花,我稱其為砍花法。以上幾段史實,讓我們明白:中、日香菇貿(mào)易和技術(shù)交流年代久遠,日本有一種將香菇作為遠航中國的盤費的說法,那位道元禪師香菇出售后亦正好作為旅費,這也引發(fā)了香菇的原始貿(mào)易。在栽培上,中國的砍花法自寧波一帶通過往返頻繁的僧人向伊豆傳播是完全可能的。
陳仁玉《菌譜》:世界上最早的傘菌專著
1245年,宋淳?五年,靠近天臺之仙居縣陳仁玉《菌譜》問世。此為世界上最早之菌學專著,廣受世界各國學者之尊崇,日本人稱其為世界上最早的傘菌詞典。
《菌譜》對香蕈的描述計160字,主要敘述其生態(tài)。
“含蕈,邑極西韋殼山,高迥異秀,寒極雪收,林木堅瘦,春氣欲微動,土松芽活,此菌候也……數(shù)十年來,既未充庖貢,山獠得善賈,率曝干以售,罕獲生致。……”
日本中村史哉先生在所著《椎茸栽培史》一書中,引用陳仁玉《菌譜》之另一版本,對香蕈的栽培曰:“平西有斷椿榆構(gòu)斧其皮,久而爛之,以米瀋沃之,雷則生蕈矣,不雷則大斧擊之而蕈亦生。”
從陳仁玉《菌譜》可知:在公元1245年前,浙東天臺、寧波一帶,已有龍、慶、景菇農(nóng)利用砍花法在生產(chǎn)香菇。所指“山獠”正是菇民自稱“山佬”一詞的諧音。同時也證明在道元禪師將日本香菇帶來中國出售給僧人時,當?shù)厣钌皆缫延?ldquo;山獠”在生產(chǎn)香菇了,日本此時尚未進入香菇的人工栽培,道元禪師帶來的顯然是野生香菇,天童寺及國清寺與日本僧人頻繁交往,導致中國技術(shù)向日本傳播完全是可能的。
吳瑞:第一個研究香菇藥用的中醫(yī)
香菇作為藥用,特別是老菇民區(qū)民間傳說已延續(xù)數(shù)百年。菇民在嚴寒的冬季,在遠離家鄉(xiāng)的外省深山老林里伐木砍花,收采烘干,沒有任何醫(yī)藥保障,皮肉小傷每日不斷,菇民靠的就是將香菇嚼爛后,涂抹傷口;稍有風寒感冒,也就喝點香菇湯,奇怪的是無論治療傷口或預(yù)防感冒,香菇都有特殊功效。有一個奇特的現(xiàn)象,那便是在菇山上的菇民,盡管生活極艱苦,勞作繁重,菇民極少因患感冒而倒下。
諸多香菇防治疾病的機理,依據(jù)現(xiàn)代科技已十分明確??墒窃?00-700年前,這便是一個極大的謎團。解開這一謎團的中醫(yī)師,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研究香菇藥用的人,他便是浙江海寧人——元代中醫(yī)吳瑞。
元天歷二年(1329),吳瑞在其所著《日用本草》中,記述了香菇具有“益氣不饑,治風破血”的功效。這里所指實際上包含了香菇對呼吸道、腸胃以及外用的許多作用。防治感冒在吳瑞著作中已十分明確。尤其是香菇孢子作用更明顯。吳瑞在其書中還寫明:“蕈生桐柳桔木上……對其生態(tài)也作了認真的概括,吳瑞對香菇的研究,給比他晚278年的明代李時珍以很大啟發(fā)。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香菇的論述,基本源自吳瑞的《日用本草》。”
陸容:為中日菇文化交流立下功勛
日本在1796年由林學家佐藤成裕寫下《驚蕈錄》一書,開創(chuàng)了日本香菇鉈目法技術(shù)立論之先河。此書被后人視為國寶,現(xiàn)其手抄本,存于水戶博物館內(nèi)。此書之精華部分正是何澹在《龍泉縣志》中對香菇的記述。驚蕈二字正是龍、慶、景菇民的專用術(shù)語,也是方言,出自何澹的記述。佐藤成裕將其著作取名《驚蕈錄》表示了對漢文化的崇敬。
何澹對香菇的記述原出1209年的《龍泉縣志》,是明朝陸容(1436-1494)任浙江參政時,在其所著《菽園雜志》中,引述了當時《龍泉縣志》之內(nèi)容。宋時,龍泉香蕈、采銅、韻粉、青瓷、冶礦等五個產(chǎn)業(yè),已具規(guī)模,方志物產(chǎn)篇記述詳盡。陸容所著《菽園雜志》從第十三卷起,多述浙江物產(chǎn),因此將《龍泉縣志》中該五項盡收筆下。正文之后,陸容注明:“以上五條,出《龍泉縣志》,銀銅青瓷,皆切民用,而青瓷尤易視之,蓋不知其成之難耳,茍知之,其忍暴珍之哉,蕈字原作葚,土音之偽也,今正之,又常見《本心齋蔬食譜》作蕁,尤無據(jù),蓋《說文》、《韻會》皆無蕈字,廣韻有之。”
陸容非但記下了香菇,且對“蕈”字還作了一番研究,他將何澹的“葚”字改為“蕈”字。過了一百多年,到明嘉靖37年(1562),在黃佐所編《廣東通志》中,將陸容《菽園雜志》中香菇的栽培技術(shù)悉數(shù)引入其中。其時廣東各地已有大批浙江人在深山中生產(chǎn)香菇。佐藤成裕是從《廣東通志》中摘取這段記述,并完整地加以利用與發(fā)揮。導致了日本有史以來,香菇栽培國寶級文獻的誕生。
可以說沒有陸容的記述,日本人大概不太可能或者起碼將推遲對中國菇文化的偉大精髓的吸納,也不太可能讓日本香菇在此基礎(chǔ)上快速發(fā)展。
劉基:向朱元璋奏請龍慶景菇民種菇專利
在菇鄉(xiāng)大小神廟中,有一副耐人尋味的對聯(lián):
朱皇親封龍、慶、景;國師討來種香菇。朱皇指明太祖朱元璋,國師即為劉基(劉伯溫)。“相傳明太祖奠都金陵(1368)之初,因祈雨食素,劉基進獻龍、慶、景三縣土產(chǎn)香菇,帝食之甚悅,劉告以做香菇之法,帝尤奇之。劉基,即劉伯溫,字文成(1311-1375),出生于處州府青田縣南田村人,1948年南田從青田劃出歸文成縣。劉基原為元代地方官,后協(xié)助朱元璋平定天下,官至御史中承兼太史令,人稱國師。其人既與龍、慶、景同一處州府,其地又與菇鄉(xiāng)景寧縣緊鄰,為官則十分關(guān)注人民疾苦,自然十分熟悉該三縣山多田少,地瘠民貧,菇民外出種菇謀生常受地方惡少勾結(jié)官府盤剝的現(xiàn)狀。見朱元璋十分喜愛香菇,遂乘機奏請皇帝以栽培香菇為該三縣之專利。之后,浙江菇民加速向閩、皖、贛、粵、桂、川、黔、湘、鄂、滇等省開拓,延續(xù)了數(shù)百年的菇業(yè)興旺。菇民有感劉伯溫之厚德,大凡菇鄉(xiāng)廟會,菇民在祭奉吳三公時,也一定不忘劉國師。
一代國師關(guān)心菇民生存,竟成一段歷史佳話,令人回味。
浙江的人和事,似乎包含了中國乃至中日香菇交流史上的所有大事。就歷史人物而言,除此外,僅有一個王楨,在其農(nóng)書《菌子》一文中,記敘了香菇栽培,但這些內(nèi)容是王楨在與浙江近鄰的安徽旌德任縣尹時,總結(jié)龍、慶、景三縣菇農(nóng)在那里生產(chǎn)香菇的實際情況,其時在公元1313年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