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種選擇
通過多年實踐,草豐3號、江都8號等菌種在稻草、麥秸上栽培,具有發(fā)菌快、抗逆性強、產(chǎn)量高等優(yōu)點。
培養(yǎng)料選擇
培養(yǎng)料可用稻草、麥秸、生石灰粉、石膏粉、磷肥等配制。選擇干燥、無霉變的稻草、麥秸(實踐中發(fā)現(xiàn)陳稻草、陳麥桔比新稻草、新麥桔更易發(fā)菌)做培養(yǎng)料。培養(yǎng)料配方如下:
一、稻草30公斤,麥秸70公斤,石膏粉1公斤,生石灰粉1.5公斤,磷肥1公斤,尿素0.5公斤或復合肥1公斤,25%的多菌靈0.15公斤。
二、稻草100公斤,石膏粉1公斤,磷肥1公斤,尿素0.5公斤或復合肥1公斤,生石灰粉1.5公斤,25%的多菌靈0.15公斤。
三、麥秸100公斤,石膏粉1公斤,磷肥1公斤,尿素0.5公斤或復合肥1公斤,生石灰粉2公斤,25%的多菌靈0.15公斤。
培養(yǎng)料調(diào)制
將暴曬2~3天的稻草和麥秸平鋪于干凈的水泥地上。將尿素和多菌靈加入60~70公斤水中(按50公斤培養(yǎng)料計)制成藥液。先將少量藥液灑在稻草和麥秸上,邊灑邊翻,待稻草和麥秸濕潤后,再將生石灰粉、磷肥、石膏粉均勻地撒在稻草和麥秸上,邊撒邊翻,拌勻后即可建堆發(fā)酵。
建堆發(fā)酵
一、建堆 將配好的培養(yǎng)料堆成高1~1.2米、寬2~2.5米、長度不限的堆。
二、打孔 用粗木棍在料堆上打若干個孔,孔深達料堆底,以利透氣。
三、覆膜 在建好的料堆上蓋薄膜以便保溫。
四、翻堆 當料溫升至(料堆深20厘米處測溫,下同)60℃時,保持24小時后翻堆。翻堆方法:先將原表層料放到一邊,用部分原中層料鋪底,再將原表層料放在新建料底上面。同時將另一部分原中層料放到一邊,再將原底層料放在新料堆的中層。最后將原中層剩余料蓋在新堆表層上,再建堆打孔。
五、殺蟲 用高效低毒殺蟲藥,如氯氰菊酯等進行殺蟲。
六、覆膜發(fā)酵 待料溫升至60℃時,保持24小時即可。發(fā)酵好的培養(yǎng)料柔軟松散,清香撲鼻,呈茶褐色或黃褐色。
用具準備
準備地膜若干,其寬度、長度視菌墻的情況而定。準備口徑為1~2厘米的塑料管若干米長及兩塊寬為1.2~1.7米、長不少于2米的長木板和兩塊短木板。
制菌墻
一、把壘菌墻的地方清理干凈,撒上生石灰粉后鋪上地膜,地膜的長度和寬度依菌墻的情況而定。將長木板固定在地膜兩則,兩木板相對,與地面呈70℃~80℃底角,下底寬上口窄,上口寬為30~50厘米。長木板的兩頭用短木板固定好。
二、裝料、接種。在平鋪的地膜上撒些菌種(或點狀投放)后,就可將發(fā)酵好的培養(yǎng)料鋪上。鋪一層培養(yǎng)料就撒一層菌種,四周多撒菌種,中間可少撒菌種。鋪的每層培養(yǎng)料要踩實。菌種層的層間距為15~20厘米,菌種用量為稻草和麥秸重量的8%~12%,最多不超過25%。菌墻的總體要求:木板拆后兩側(cè)坡度基本一致,頂部平整,菌墻高度為1~1.2米。
三、覆膜。將制好的菌墻用地膜覆蓋。
埋管
埋管可降溫保濕。為防止菌墻發(fā)熱,可在制菌墻的同時,在墻內(nèi)埋入塑料管。具體方法:在制菌墻時,每隔20厘米高就在菌墻中排放兩根塑料管,兩端皆露出菌墻20厘米長。其中,兩根中任選一根,將其埋入菌墻中部,每隔7厘米用針扎兩個小孔,以利于出水。需降溫時用多孔聯(lián)通器(可讓鐵皮匠訂制)將所有無孔管連到一個抽風機或水泵上進行通風,或用井水降溫。
管理
發(fā)菌和出菇管理方法基本同常規(guī)。在一般情況下,接種后17~20天即可揭膜出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