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玉木耳生物學(xué)特性
1.1 營養(yǎng) 玉木耳要求的碳氮比為30∶1~40∶1.
1.2 溫度 玉木耳屬中高溫菌類,菌絲在8~36℃下均能生長,以22~32℃為適宜,玉木耳菌絲能耐高溫而不耐低溫,長時間低溫條件可致玉木耳菌絲衰亡,玉木耳菌種在8~10℃下可保藏30d。子實體生長要求的溫度為15~30℃,最適溫度為25℃左右。
1.3 水分和空氣 菌絲生長要求培養(yǎng)料相對濕度60%~70%,子實體生長期要求空氣相對濕度90%~95%,空氣相對濕度低于80%,子實體形成遲緩,甚至不能形成子實體。
1.4 光照 在黑暗或散射光的環(huán)境中,菌絲都能正常生長,散射光可促進玉木耳出耳,黑暗環(huán)境中很難形成子實體,玉木耳不喜直射光,直射光會影響玉木耳的品質(zhì)。
1.5 空氣 玉木耳菌絲和耳片生長階段都需要氧氣??諝庵蠧O2濃度超過1000 mg/kg,就會抑制菌絲生長,子實體畸形,變成珊瑚狀;CO2濃度超過5000mg/kg,就會導(dǎo)致子實體窒息死亡。
1.6 pH 玉木耳菌絲適合微酸性培養(yǎng)料,培養(yǎng)料滅菌前pH7~8.滅菌后pH6.5左右。
2 栽培技術(shù)
2.1 菌種生產(chǎn)一般采用木屑和谷粒制作玉木耳菌種,有條件的可使用液體菌種。固體菌種滿袋后須后熟7~10 d方可使用。
2.1.1 木屑菌種配方:木屑73.5%,麩皮23%,豆粕2%,白糖1%,石膏0.5%,含水量63%。在26~27℃下培養(yǎng)30d左右菌絲長滿袋。
2.1.2 谷粒菌種配方:谷粒90%,木屑4%,輕質(zhì)碳酸鈣2%,蓋面料(預(yù)濕好的木屑)4%。25℃暗光培養(yǎng),25d左右菌絲滿袋。
2.1.3 液體菌種配方:麩皮10%,葡萄糖3%,MgSO40.02%,KH2PO40.1%,pH5.0~7.0.麩皮煮沸30min過濾取汁,25℃靜置培養(yǎng)2d,26~29 ℃振蕩培養(yǎng)4d即可使用。
2.2 菌袋生產(chǎn)
2.2.1 栽培季節(jié) 玉木耳栽培季節(jié)以子實體生長所需的溫度和菌袋菌絲滿袋時間來決定。
2.2.2 原材料選擇 適合玉木耳栽培的原材料很多,一般以雜木屑、玉米芯、稻糠、麩皮、稻殼粉等作為主料,豆粉、玉米粉、石灰、輕質(zhì)碳酸鈣、石膏等作為輔料。雜木屑以榆樹、樺樹、椴樹等硬雜木為好,楊樹次之,以直徑0.5 cm大小的片狀木屑和細木屑混合為最佳。玉米芯要求新鮮無霉變,常與木屑混合使用,一般要求顆粒直徑為0.5 cm。
玉木耳栽培的推薦配方:
①木屑66%,稻殼粉15%,稻糠15%,豆粉2%,石膏1.5%,石灰0.5%;
②細木屑41%,玉米芯10%,麩皮27%,豆粉9%,玉米粉11%,碳酸鈣1.5%,石灰0.5%;
③木屑77%,麩皮20%,豆粕2%,石灰0.5%,石膏0.5%。
2.2.3 拌料 拌料前將木屑和玉米芯過篩,除去顆粒過大的木屑、玉米芯及雜物。玉米芯、粗木屑等原料要預(yù)濕,拌料時按配方加入各種原料,攪拌均勻。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
2.2.4 裝袋 拌料后及時裝袋。栽培玉木耳一般使用規(guī)格為17 cm×(33~35)cm,厚0.5 mm 的塑料袋。裝袋機裝料,料要松緊適中,過松不利扎孔出耳及出現(xiàn)料袋分離現(xiàn)象。料袋高18 cm,濕重約1200 g。
2.2.5 滅菌 滅菌方式有常壓滅菌和高壓滅菌兩種。常壓滅菌要求4 h 內(nèi)使溫度升至100℃,保持100℃16~18 h;高壓滅菌使用高壓滅菌鍋,料袋在0.15 MPa、125℃溫度下滅菌4 h。
2.2.6 冷卻 滅菌結(jié)束后,常壓滅菌需自然冷卻到80℃以下打開灶門,高壓滅菌則需待壓力降為0時方可打開鍋門。工廠化生產(chǎn),則打開冷卻室一側(cè)的鍋門將料袋移入潔凈的冷卻間,自然冷卻至50℃再移至強冷間強制降溫。
2.2.7 接種 料袋溫度降到30℃時須及時接種。傳統(tǒng)方法在接種箱或簡易接種室內(nèi)接種。工廠化生產(chǎn)采用凈化車間接種,在相對無菌,空氣經(jīng)過凈化并始終保持正壓的接種車間內(nèi),按照嚴格的無菌操作規(guī)程,進行流水線接種。
2.3 菌絲培養(yǎng) 發(fā)菌室要求潔凈,通風(fēng)良好,可控溫。接種后袋移入發(fā)菌室后,1~7 d為菌絲定植期,應(yīng)維持室溫28~32℃;8~30 d 為菌絲快速生長期,CO2增多,袋內(nèi)開始升溫,應(yīng)加強通風(fēng),維持室溫26~30℃;31~35 d為菌絲滿袋期,此時菌絲即將透底,應(yīng)加大通風(fēng)量,甚至要強制降溫,以避免燒菌;35 d菌絲長滿袋之后后熟5~7 d即可進行出耳管理。
2.4 岀耳管理
2.4.1 扎孔(或劃口) 經(jīng)后熟的玉木耳菌袋即可扎孔岀耳,也可以劃口出耳,但扎孔出耳的品質(zhì)更佳;每袋扎孔8~10排,每排10個共80~100個孔。扎孔要深至1 cm,否則會影響岀耳、耳片生長和產(chǎn)量。
2.4.2 催耳 日平均氣溫高于15℃時,便可碼堆,堆高不超過4層,每堆留10cm左右的距離,蓋膜保濕,控制膜內(nèi)相對濕度80%~85%,溫度25℃,減少通風(fēng)以免扎孔處料面發(fā)干。一周左右,扎孔處菌絲恢復(fù),此時噴水催耳。維持出耳場空氣相對濕度在80%~90%,干濕交替。3~5d耳孔便可出現(xiàn)微小原基。
2.4.3 掛袋 原基出現(xiàn)后,應(yīng)及時掛袋。每3股繩掛5~7袋。掛袋應(yīng)注意將菌袋接種口朝下,防止接種口積水,最上面一層栽培袋不宜離微噴管過近,以免水霧無法噴到下層菌袋,最下面一層菌袋離地面至少要有50 cm的距離,離地面太近不僅采收不方便,而且下層濕度高會造成上下層耳片生長差異過大,濕度過高也易導(dǎo)致耳袋污染。
2.4.4 岀耳 玉木耳的出耳對水分需求較高。出菇期間需一直保持較高的空氣相對濕度(90%以上);應(yīng)勤噴、少噴,保持耳片濕潤;選擇持續(xù)通微風(fēng),若遇大風(fēng)天氣,應(yīng)將耳棚兩側(cè)的薄膜拉下,只留縱向的通風(fēng)口;待耳片1~2 cm,適當加大通風(fēng),當耳片長至3~5 cm及以上時,盡可能地增大通風(fēng),但仍要保持耳片濕潤;玉木耳在陽光直射下易受青苔的侵染,因此耳片整個生長過程中必須保持暗光或散射光。
3 采收及晾曬
耳芽長到直徑5~8cm 需要10d左右,任其生長,可以長到手掌一般大小,因此,應(yīng)根據(jù)市場需求選擇采摘耳片的大小。耳片以邊沿即將展開而未展開,大小3~5 cm為上品;采摘時不能留下耳根,也不能碰傷周圍的耳片,以免雜菌感染和耳片變色。玉木耳采收后要及時鮮銷或晾曬,晾曬時應(yīng)將耳片單層擺放不能重疊,耳片朝上,耳根向下,以免耳片變黃、變褐影響品質(zhì)。
4 常見蟲害防治
玉木耳病蟲害防治的總體方針是“預(yù)防為主,防治結(jié)合”。耳棚最常見的蟲害是菇蠅菇蚊。玉木耳子實體極易吸收化學(xué)藥物,噴灑農(nóng)藥會造成農(nóng)藥殘留,因此在玉木耳耳片生長階段不能噴灑任何農(nóng)藥,只能用粘蟲板或誘蟲燈殺蟲,等耳片采收完后,再使用高效低毒的農(nóng)藥噴霧殺蟲。